苹果,微软,Google终于决定要干掉密码了!

说起密码 ,苹果你会想起什么?微软

密码太多,记不住 ?终于

图省事所有网站用同一个密码 ,一个泄露了,决定手忙脚乱地去改密码 ?干掉

网站被脱库,数据库信息泄露 ,密码密码丢失 ?苹果

这一切都的根本原因就是:服务器保存了我们的密码(不管是明文的还是Hash过的)。

我们需要把自己记忆的微软密码发给服务器做验证,这就给了攻击者可乘之机。建站模板终于

那能不能别保存密码了,决定换个方式,干掉让服务器保存我们的密码指纹、虹膜等信息  ,苹果行不行?微软

万万不可 ,这样虽然不用记忆各种密码了,终于但攻击者一旦获得这些生物信息,那就可以假冒我们  ,真是可以为所欲为了。

并且本质上它和保存密码是一样的 ,都是“和服务器共享了一个秘密”。亿华云

那就别和服务器共享秘密了吧 !可是如果不共享,服务器怎么知道“你就是你”呢 ?服务器无法做身份验证(Authentication)了 !

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迪菲和赫尔曼考虑过了,他们提出了非对称的密钥算法。

这种算法中每个人可以持有一对密钥 :public key (公钥)和 private key (私钥)。

只不过 ,迪菲和赫尔曼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算法来生成公钥和私钥, 一年后 ,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个教授基于大数的因数分解提出了RSA算法 ,云计算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利用非对称这种漂亮的性质 ,我们为自己的账号生成一对儿公钥和私钥。

私钥自己保存,公钥发给服务器保存 ,这样就不用和它共享秘密了 。

登录的时候 ,服务器给我们发一段随机消息 ,我们对它做签名(即对消息做Hash  ,然后用本地保存的私钥加密),把签名发给服务器,服务器用对应的源码库公钥来验证签名,如果签名没问题  ,就证明了这的确是一次合法的登录。

私钥非常重要  ,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,不能发给任何系统 ,最好是保存在本地的一个硬件中,通过指纹 、面部识别  、声音  、PIN等方式来访问。服务器租用 

这里引入了一个新的抽象层,认证器,让它和服务器打交道 ,我们只是用指纹等手段授权对私钥的访问 。

计算机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引入一个抽象层来解决  ,真是至理名言 。

用这种方式,登录将会变成这样:

1.输入用户名

2.点击登录

3.生物识别(指纹等)

4.登录成功

即使网站被脱库 ,攻击者拿到了公钥  ,也没法冒充你干坏事 ,因为公钥本来就是高防服务器公开的 。

他想获得私钥的途径就是拿到认证器(比如保存在手机中) ,但是想使用认证器还需要你的指纹等生物信息 ,这对于茫茫互联网上两个未曾谋面的人来说太难了 。

说到这里,不由地再感慨一下,提出和实现非对称密钥的前辈们实在是太伟大了。

这种认证方式不是我想出来的 ,是一个叫做FIDO(Fast IDentity Online)联盟提出想法,并且制定了一系列FIDO协议。 

FIDO概念简单 ,想真正实现是很难的 。

我们用浏览器登录网站的时候  ,网站系统得改造,支持FIDO协议 。

浏览器也得支持FIDO协议 ,可以提示用户用FIDO的方式注册或者登录 。

浏览器还需要和认证器进行交互 ,用户提供生物信息授权访问认证器,这就得需要硬件和操作系统出马了。

如果笔记本和台式机没有指纹识别等设备,还得考虑和手机的联动(例如让手机扫个二维码,然后使用手机端认证器。)

这涉及到多方利益,是个生态系统 ,不是一家公司能搞定的 ,所以FIDO是个联盟,包含了全世界的IT大佬。

在这些IT大佬中,有三位举足轻重:

Google :   Android + Chrome浏览器Apple  :iOS + Safari浏览器微软:  Windows + Edge浏览器 

这三位几乎统治了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市场,没有它们的参与,FIDO是玩不起来的。 

今年5月,Google , Apple和微软宣布加大力度,推进对FIDO通用无密码登录标准的支持 ,努力实现无缝、安全的无密码登录:

1.允许用户在多个设备(甚至新设备)上自动访问FIDO登录凭证(私钥) ,而不需要重新注册户

2. 在任何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 ,当用户想用FIDO登录网站的时候,手机都可以用来做验证。例如,苹果手机可以帮助验证Edge浏览器上的FIDO登录 。

如果能做到这两点 ,密码就真的被干掉了。

当然 ,新事物的发展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,尤其是牵扯到各方利益的情况下 。

FIDO联盟2012年就成立了 ,2014年发布FIDO UAF和U2F协议  ,2019年FIDO2协议中的WebAuthn被W3C接受为互联网的标准。同年Microsoft Hello 通过FIDO2兼容认证。

直到今年 ,三巨头才宣布要加大对FIDO的支持,说一年后在各个平台上提供无密码功能。承诺能不能实现,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。

也许有一天,你突然发现,你用指纹识别就可以登录网站了 ,到时候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这篇文章。 

最后留个小问题吧:如果保存私钥的设备(例如手机)丢失了,该怎么办?​

滇ICP备2023006006号-38